中秋國慶長假將至,全國鐵路提前迎來客流高峰。9月29日上午,由鐵路南京客運段擔當的G577次復興號列車,像往常一樣緩緩駛入南京南站,一場令人動容的團聚拉開了序幕。
來自河南山區,今年剛滿11歲的小宇,在滿載詩意的復興號上,為媽媽和乘客們誦讀了自己寫的詩。
《井》聰明的井藏住了水/他真笨/忘了藏住水的腳印
《炊煙》炊煙長了一雙翅膀/飛來告訴我/媽媽做好了飯
這兩首靈動的小詩,便是11歲小宇親自寫下的。其中《炊煙》這首的靈感源自在農村吃飯的時候都是先升起黑煙,再升起白煙,當白煙冒出的時候就代表著媽媽做好了飯。媽媽做的每頓飯都能讓小宇感受到媽媽的辛苦,也能體會到這是媽媽對小宇無盡的母愛,小宇和父母見面的機會很少,所以格外的珍惜每一次和家里人吃飯的機會。
在小宇讀完之后,車廂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,有的乘客豎起大拇指,有的乘客眼眶濕潤的看向這個山里來的孩子:“我自己的孩子也差不多這么大,可能他也會把心事寫下來,但自己從來都沒關心過,每次都只問他作業寫沒寫完,聽不聽話……”
小宇的媽媽聽完表示,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寫詩,更沒想到這樣簡單的字句,還能登上復興號列車,獲得掌聲和贊美,還有那么多叔叔阿姨夸他有才華?!耙馔?感動,而且驕傲。雖然生活條件不如城里人,但自己孩子的聰明細膩不比城里的孩子差?!?/p>
在大山里長大的小宇,因為親近泥土和自然熱愛生活,將對身邊事物的感知和思考,對父母的思念與情感情感,都融在了筆端化成了詩,在他眼中萬物有詩。
在被問到心愿的時候,小宇說希望能快點長大。因為媽媽在服裝廠上班,工作很辛苦,而爸爸是一名廚師,一直很忙,一年回不了幾次家,和小宇見面的次數很少。所以希望自己可以快點長大,考到爸爸打工的城市去,這樣就可以多多陪在他們身邊。
身處大山深處,小宇和小伙伴們一直有個愿望。希望家鄉也能通上高鐵,自己也能坐上復興號,體驗祖國的偉大變化。今天,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。
如今,社會上有許多熱心人士關注著山區孩子的成長。來自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隊的研二學生高飛,就是眾多關注欠發達地區兒童成長的志愿者。2018年以來,他先后前往貴州多地參與支教工作,與大山里的孩子們結下了不解的情誼。
高飛自身的本科生涯,便是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完成。那句“我不需要你回報我什么,而是希望你以后也可以力所能及傳遞下去,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愛與關懷”讓他義無反顧的走上了山區支教之路。在這幾年的支教過程中,感受到的純樸與溫暖,感動著他,也驅使著他孜孜不倦地為彌補山區教育的裂縫而努力。
跟高飛哥哥一樣,小宇長大后的夢想,也是當一名人民老師,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,將愛與關懷繼續傳遞下去。
在小宇和媽媽相聚現場,列車志愿者們合唱了由孩子們的詩歌改編而成的【銀聯詩歌POS機】公益主題曲——《偷偷長大》,通過歌聲幫助他們傳遞夢想。
這個將小宇寫的詩搬上復興號列車與媽媽團聚的活動,來自于【銀聯詩歌POS機】和【南客紫金心志愿者團隊】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。
中國是詩的國度。詩的源流傳承至今,從未斷絕?!皬团d號”是中華民族追夢路上的亮麗風景,鼓舞著神州大地上無數追夢人。這次邀請大山里的孩子乘坐復興號列車,可以讓山里孩子體驗到中國速度和發展變革,也讓旅客關注到山區孩子的藝術素養教育訴求。
在復興號列車這節寓意著詩意復興的車廂中,令乘客們動容的不僅是來自大山中孩子的詩意,一系列用詩句拼成的《萬物有詩》畫面,讓乘客們重新看到了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詩意。畫中的萬物不是簡單的著色,而是用古詩名句拼成。
現場乘客還可以通過車廂內【銀聯詩歌POS機】裝置,支付一元錢獲得一張印有山區孩子所寫的詩歌POS單。為給未到現場的關注者提供持續關注的機會,云閃付APP內助力小程序正式上線。用戶在云閃付APP中,進入【銀聯詩歌POS機】小程序,按下“點擊幫助孩子”按鈕,即可閱讀、轉發孩子的詩歌,還可以收到公益圖書館及藝術素養課程的最新進展。
2020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決戰脫貧攻堅之年。作為此次公益項目的發起者,中國銀聯表示這一場“詩意復興 獻禮中國”的公益活動,在復興號上樹立起一面中華文化復興的旗幟,喚醒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自信,鼓舞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