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央視財經報道,央行支付體系報告顯示,今年二季度,我國各大銀行共處理移動支付筆數同比增長26.99%,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筆數增加14.48%。
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,我國共有超4,000家企業名稱、經營范圍含“移動支付、互聯網支付、手機支付”,且企業狀態為在業、存續、遷入、遷出的移動支付相關企業。
從區域分布看,廣東省移動支付相關企業數量最多,超1,400家,占比約36.65%;山東省以280家相關企業位列第二,占比6.99%;此外還有湖北、安徽、江蘇、湖南四省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0家,位列全國第三至第七位。
從行業分布看,約48.95%的移動支付相關企業屬于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約18.84%的相關企業分布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。
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,自2015年起,每年新增移動支付相關企業(全部企業狀態)超過500家,2017年共新增1,187家,為歷年最高。以工商登記為準,截至9月30日,我國今年共新增280余家移動支付相關企業,廣東、山東、安徽三省新增數量最多。
央視財經分析,隨著移動支付的興起,ATM機的使用率正在逐漸降低。ATM機成本居高不下,除了ATM的購置成本,還有機器運營和維護的成本,各大銀行正在逐步使用功能更多、成本更低的機柜替代ATM。上半年,全國ATM機具數量減少已超過4萬臺。
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,我國共有超過2,400家企業名稱、經營范圍含“ATM、自動取款機”,且狀態為在業、存續、遷入、遷出的ATM相關企業。其中,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,超400家,占比17.31%。
此外,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,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,2017年我國新增注冊超500家ATM相關企業(全部企業狀態),達歷年峰值。以工商登記為準,截至9月30日,我國今年共注冊近90家此類企業。
據央視財經報道,ATM機的衰落,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是相關制造服務商,多家ATM機生產廠商已經逐漸感受到市場帶來的壓力,業績慘淡,亟待轉型。A股市場中幾家生產ATM機的上市公司,今年上半年業績依然在下滑。對此,大部分ATM制造企業都在公告中表示,公司已經在積極轉型。提供數字貨幣應用技術解決方案、ATM運營服務、智能交通等成為主要的轉型方向。